当前位置:首页 > 分享文章 > 早教

本篇文章由Ta分享 :

crybaby

0 +1

为Ta点赞

18949篇

Ta的分享文章

控制不了情绪的父母无法教育出好孩子?

2020-11-28 32 收藏
举报
父母在得知孩子死亡的时候,往往后悔不已,妈妈嚎啕大哭,大喊,"妈妈再也不打你了"。可是,这个时候,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?与其事后后悔,不如我们先来看一下,究竟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悲剧。 父母为什么总是朝孩子发脾气呢? 动画片《小猪佩奇》火遍全国,许多孩子都爱不释手。这是为啥呢?难道仅仅因为它颜色丰富,符合小孩子的审美吗?当然不是,因为在这部动画片里,没有语言暴力,没有负能量,剧情里永远都充斥着一家人的温馨与爱。 佩奇和乔治把玩具到处乱扔,甚至搞坏爸爸的衣服,佩奇的父母永远都是一副温和的样子,爸爸妈妈不会因为他们做错了什么而生气,不会当着孩子的面吵架,更不会更不会把气都撒到孩子身上。 可是,佩奇父母能做到的事情,许多父母却做不到。之所以这样,有一个很大的原因,就是在父母看来,孩子是自己的私有物品。

1、孩子是父母的一部分,所以我可以随意发脾气。
我们都知道不应该随意对孩子发脾气,可是,讲道理的时候都明白,事情真的到自己身上的时候,我们就好像变了一个人。归根结底,就是因为我们缺乏界限感,我们没有将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,在我们眼中,孩子就是我们自己的附属品,那我朝我自己的私有物品发脾气,谁能管得着呢?所以,我们经常会听到的一句话就是,"我教育我家孩子,干你啥事儿?" 但是,孩子并不属于我们。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,就意味着孩子已经与我们分离,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我们可以陪伴,可以指导,也可以教育,但是我们却没有资格把他当作我们自己的一部分。而这也就意味着,我们没有资格要求孩子来承担我们的情绪。
2、人的本能就是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,面对孩子,也不例外。
在心理学上,有一个踢猫效应。讲的是,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,回到家就把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。孩子心里委屈,生气,狠狠滴去踹身边正在打滚的小猫。小猫逃到街上,一辆卡车正好开过来,司机赶紧避让,却把站在路边的孩子撞伤了。 踢猫效应讲的是不良情绪的传染,导致的恶性循环。但是,不幸的是,当踢猫效应发生在家庭中时,孩子往往就会变成那只小猫,他们能做的只有逃离,但是有时候却无处可逃。 心理学认为,人本能发泄的对象,就是身边比自己弱小的人。 我们可以想一下,你敢朝你的上司发脾气吗?你会对你的朋友拳打脚踢吗?你曾经要求过你的同时必须对你言听计从吗?都没有,因为你知道人家没有必要遵从你的意愿来生活,所以,很多父母就把在其他人身上获取的不良情绪,带回家发泄到孩子身上。而且,我们知道孩子是弱小的、没有力量的。 但是,你有没有想过,正因为孩子弱小,所以他才需要的是父母的保护,而不是成为父母的专属垃圾桶。
3、因为他们缺乏管理情绪的能力,他们无法排解,只能发泄
我曾经在商场的角落里看见过这样一幕,爸爸用一只手把孩子抵在墙上,一边用另一只手不断地打孩子,嘴里还念叨着,我告诉你不让我惹我,还惹我,你这就是欠揍。之后,看过往的人有些多,爸爸就拽着孩子往安全通道里走,小女孩一边挣扎一边哭喊着,爸爸不要再打我了,我听话,我听话。而女孩的妈妈,就站在旁边看手机,仿佛发生的这一切都和她没有关系。
看到这样一幕,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我们学习了那么多育儿知识,我看了那么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,我们自许为孩可以付出一切乃至生命,但是在面对孩子的时候,我们竟然连自己的情绪都无法控制。 许多父母的生存压力都比较大,上有老,下有小,自己还有工作,还要经营人际关系,有时候真的是亚历山大,但是他们找不到合适的渠道来进行排解,所以他们就把目光集中在了孩子身上,孩子要是调皮捣蛋,那么自然就变成了出气筒,甚至在很多家庭中,孩子乖巧可爱,但是父母还是能找到理由,随意打骂。这一切只是发泄自己的情绪。
父母将情绪发泄给孩子,会给孩子带来哪些伤害呢? 俞敏洪曾经在演讲中说:"父母控制情绪,理性地跟孩子交流沟通,孩子一定可以养成心平气和的情绪,这样才能够从容不迫地面对困难、挫折、失败。" (俞敏洪曾在演讲中说,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绪,这样孩子才有能力面对人生的困境) 换句话说,如果父母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,那么他的孩子想要控制自己的情绪,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。 中央综治办和中国少年研究中心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,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对1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进行了调查分析,在家里被"经常骂"的孩子不良性格特点最为明显,其中:25.7%的孩子"自卑";22.1%的孩子"冷酷";56.5%的孩子"暴躁"。 所以,我们会发现,那些长期生活在情绪暴力下的孩子,他们本身的状态也十分糟糕,郁郁寡欢、沉默寡言。面对父母的事情,做事情小心翼翼,生怕出错,因为他们即便自己没有错,都有可能被惩罚,要是再出错了,那么指不定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灾难。 但是,当他们面对外人的时候,却有可能展现出另一个极端,就是残忍、暴力,因为他们从家庭中习得的行为模式就是用暴力来对待一切。 只要什么事情不顺自己的心意,那么就可以随意向比自己弱小的人来发泄,而看到对方瑟瑟发抖的样子,自己则会产生满足感,因为间接证明了自己的强大,他们只能靠这样的方式,来面对这个对他来说,极其不稳定的世界。

父母应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呢? 人民日报曾经发布过《教育改革要从家庭教育开始》这样一篇文章,提出了做家长的五个层次:
第一层次:舍得给孩子花钱。
第二层次:舍得为孩子花时间。
第三层次: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。
第四层次: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。
第五层次: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,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。
英国作家罗伯特.亚伦曾经说过:"父母通常是子女仰望的对象,是行为上的角色模范,要是父母经常大发雷霆,做子女的能够好到哪里去?因此,要做好愤怒管理,关键的第一步是:克制住你想要发泄怒气的冲动。如果你能在怒意萌生时加以克制而不是立即发泄,你在行为上就有更多的选择。" 所以,为了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起来,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我们自己的情绪。 那么都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父母调整自己的情绪呢?
1、我们要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。 不要让自己沉浸在负面情绪中,这样越想就越觉得难受,严重的时候可能就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。我们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情,比如看看书,种种花,又或者看看电视剧都可以,让自己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,转移到开心的事情中去。
2、我们要主动宣泄情绪。 我们不能对孩子发脾气,但是我们可以宣泄自己的情绪。当然,这里所说的宣泄也不是大喊大叫,我们可以出去运动一下,游泳、打球,或者找个KTV唱唱歌,都可以有助于我们发泄情绪。
3、我们还可以弱化自己的情绪。 有时候我们越是生气,就越想找茬,恨不得找个人干一仗才觉得舒服。不过,这却不是一个好方法,因为会让我们陷入到更大的冲突,从而加剧我们的不良情绪,最好的办法是暂时从不良情绪中脱离出来,不想、不思考、不回忆,弱化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影响。
4、调整自己的认知。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,心理学上有一ABC理论,意思是说,影响我们产生情绪的并不是事情本身,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认知。打个比方,同样是下雨,有的人会觉得不开心,因为一下雨,道路就会比较泥泞,他会觉得出门都不方便。但是,有的人却会觉得很开心,认为下雨后空气会变得更清
可能相关的文章
提示
取消
确认
举报
X
请选择正确的举报原因!
一经核实,将有积分奖励!
恶意举报行为也会受到处罚哦!
垃圾或广告信息
侵权信息
反动色情信息
其他令人不适的信息

提交
Copyright © 2024 Yuebb.com - 宝宝有约 - 11 q. 0.331 s. -